歐央行為什么降息這個問題,非常的簡單,就是歐央行應對經濟下行趨勢。美聯(lián)儲降息帶來全球央行降息最主要因素分為兩個,第2個問題就是,為什么歐央行處于負利率狀態(tài)之下,仍然要繼續(xù)降息,我們看到在降息之外,歐陽行還采取了qe和其他寬松手段,可以說是在現有經濟背景下,全部的工具都在釋放,這就意味著歐央行已經開始來真的了。
1、央行又降息了,降息的意義?
央行突然大面積降息,7月1日開始執(zhí)行!跟以往央行克制形象相比,這個操作真是太意外了。當然,目的也很簡單就是,引導信貸資金投放,而且是投放到實體經濟體內!今年有兩個目標,一個20萬億,一個30萬億,因此推測,未來還會有更多措施!央行突然大面積降息今年要搞30萬億!7月1日起,央行將下調再貸款、再貼現利率!其中,支農再貸款、支小再貸款利率下調0.25個百分點,
調整后,3個月、6個月和1年期支農再貸款、支小再貸款利率分別為1.95%、2.15%和2.25%。此外,央行還下調再貼現利率0.25個百分點至2%,央行這個操作,太意外了!為什么?因為前兩天,央行神秘人士剛剛寫了篇文章《正確認識應對非常事件的貨幣政策》,放了風:針對突發(fā)事件推出的特殊政策有其階段性,不可能長期持續(xù)存在,必然存在適時退出的一刻。
“特殊時期”、“貨幣政策”、“必然退出”等等,這幾個關鍵詞太扎眼,交易員也迅速捕捉到了這個信號!這個神秘人士的署名為“余初心”,背景介紹是“資深學者”,目前,網上只有他兩篇文章,另外一篇文章是5月19日發(fā)表的《央行與財政關系的轉型與現代化》。我們知道,今年四五月份的時候,在關于MMT理論上,央行和財政部關系又鬧僵了,兩個部委的大佬回避,自己的“小弟”和“朋友”是斗爭主力,
余初心這篇文章高,屋建瓴,不拉偏架,理清央行和財政各自的責任。最后,高層重要會議一錘定音,解決了央行和財政部的爭端,因此,我們能看出來,這個“余初心”不簡單,跟他署名不一樣,它可能跟任仲平、國平、仲祖文、鄭青原、鐘聲等一樣,有特殊含義和特殊指代。所以,他最新的文章也是很克制,沒有情緒,也不偏頗,文章還特別強調了,“適時退出”并不意味著“急踩剎車”收緊貨幣,
即便如此,市場的解讀也“偏緊”,雖然貨幣政策不立即收緊,但是也不會立馬放松吧。因此,很多人預期,隔夜利率低于1%基本上已經成為歷史,這跟我們6月5日的觀點也類似,當時我們發(fā)文《有序撤退變?yōu)椴忍な袌龃箫L暴形成》提出:從5月初開始,央行的行為就很反常,該降息的時候不降息,該放水的時候不放水,顯得十分克制,這才導致債券市場出現風暴,同時債券大牛市,基本宣告結束,債券正在轉向為熊市!總之,大家以前已經形成預期,央媽很克制。
現在央行突然大面積降息,這個反差有點兒大!現在,很多人都扭轉了預期,認為央行年內再貸款、再貼現的額度可能進一步加大,特別需要強調的是,再貼現利率下調,這是10年來央行首次下調該利率!7月1日起,央行下調再貼現利率0.25個百分點至2%,上一次調整再貼現利率還是在2010年12月26日。票據市場跟其他貨幣政策工具不一樣,它與實體經濟的關聯(lián)度較高,
2、超級星期四!美聯(lián)儲之后,已經有四家央行跟進降息,為什么全球都在降息?
全球央行都在降息的原因很簡單,就是現在全球都面臨了經濟下滑的趨勢,需要央行對此進行干預,開展寬松與刺激經濟。從2017年開始,全球經濟的增速出現了拐點,自高點回落,從此可以說全球經濟的增長周期已經向末端發(fā)展,從去年下半年開始,歐日中等主要經濟體已經出現了明顯經濟下滑的趨勢,而直到今年8月份美國的兩大制造業(yè)PMI數值都跌落了50的榮枯線以下,這意味著美國的經濟也從增長周期向下行周期轉變了。
所以央行開展寬松的基礎很簡單,為了推升通脹,降低企業(yè)融資難度,降息能夠有效的支持經濟增長,使經濟增長重新回到正軌,雖然在經濟周期末端央行的寬松對經濟支撐的效果有限,然而即使如此,降息仍能夠推遲衰退的到來,以及對衰退進行較大程度的緩沖,減少對經濟的沖擊。而寬松的融資環(huán)境也能夠讓經濟從衰退中更快的復蘇,美國的情況稍有不同,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的經濟比全球經濟體仍要表現的好,這是因為2017年底開始的稅改計劃從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國經濟,延后了周期的到來。